2025年,淮安市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核心理念,通过系统性治理举措,在污染防治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为打造绿色宜居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一、大气治理:精准施策守护“蓝天保卫战”
淮安市通过“五源共治”模式,强化工业废气、扬尘、移动源等污染协同控制。2024年累计完成595项大气治理工程,PM2.5和臭氧浓度实现“双控双减”,优良天数比率稳定提升。针对扬尘污染,全市推广智慧工地建设,17个项目获评省级优秀案例,建筑工地扬尘管控达标率达100%。
二、水生态修复:碧水长流绘就“生态画卷”
聚焦水环境综合治理,淮安以洪泽湖、大运河等为重点,实施“一断面一方案”水质达标行动。白马湖通过退圩还湖、清淤净湖等工程,恢复水面近3万亩,水质核心区达Ⅱ类标准,成功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同时,全市完成88公里污水管网改造,黑臭水体整治进入长效管护期,河道水质全面达标。
三、土壤与固废治理:筑牢“净土防线”
淮安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完成56个优先监管地块监测,7个国考地下水点位水质均达考核标准。在固废管理方面,工业园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建成2座危废处置企业,日处理污水4万吨,出水稳定达一级A标准。
四、典型案例:生态修复与城市发展共融
白马湖生态修复:通过“四湖工程”实现生态良性循环,生物多样性增至50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在此栖息繁衍。
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整治18条河道岸线,打造24万平方米滨水空间,形成水清岸绿的立体生态景观带。
未来展望:绿色转型引领高质量发展
淮安市将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推动产业结构绿色升级,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探索“生态+产业”融合路径,为长三角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示范。
(2025年4月9日报道)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张 于 2022-03-16 14:36: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huaian.me/wen/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