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淮安美食> 正文

淮安老面馆:舌尖上的传承与温情‌

  

  2025年4月12日

  在淮安这座历史与美食交织的城市,老面馆不仅是味蕾的归宿,更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与情感。从百年老店到街巷深处的无名小馆,一碗面里藏着淮扬菜的精致,也流淌着市井生活的烟火气。

  一、百年传承:老字号的味道密码

  淮安老面馆的“金字招牌”离不开代代相传的手艺。位于老城区的‌老淮城饭店‌,自1907年起便以长鱼面闻名。其汤底用鳝骨熬制,浇头现炒现烹,鲜香浓郁的口感延续了淮扬菜“和、精、清、新”的精髓‌。而‌宋二老鸡汤面馆‌则以一锅清爽的鸡汤汤底征服食客,鸡丝杂烩面搭配自制的牛肉丸、油豆腐,佐以炸辣椒,成为清江浦区居民几十年的早餐首选‌。

  二、匠心工艺:一碗面的诞生

  在双和社区,‌蒋飞杠子面馆‌用一根粗木杠反复压制面团,制成筋道爽滑的碱水面条。食客不仅能品尝到“韧劲十足”的口感,还能现场观看和面、擀面的传统工序‌。这种对工艺的坚持,也体现在无名面馆的“甜辣汤底”中——长鱼、腰花等浇头现炒现浇,甜辣交融的滋味成为当地人的味觉记忆‌。

  三、温情善举:面馆里的公益情怀

  淮安老面馆的魅力不止于美食。‌楚楼面馆‌老板马祥连续7年为困难群体提供免费餐食,包括残障人士、环卫工人和学业优异的学生。这份善意源自他年少时受陌生人接济的经历:“一碗面或许改变不了人生,但能让人感受到温暖。”‌

  四、文化根脉:从传说走向餐桌

  淮安面条的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流传的“孝子长鱼面”故事,讲述一名男子为母亲烹制鳝鱼汤面的孝心,如今已演变为长鱼宴的108道佳肴之一‌。而清晨街巷中飘散的面香,则见证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既有百年老店的坚守,也有新生代食客对“甜辣汤底”“现炒浇头”的热捧‌。

16.png

  结语‌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淮安老面馆,用一碗面串联起技艺、温情与文化。它们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一座城市生活哲学的缩影——在传承中创新,于烟火中见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