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淮安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崛起为长三角半导体产业新地标。从项目招引到技术突破,从集群布局到服务优化,这座千年古城正通过全链条创新赋能,书写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淮安样本”。
重大项目加速落地,产业生态初具规模
淮安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源于一批重大项目的密集落地。清江浦经济开发区的铭方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及产业化项目总投资10亿元,建成后将实现年封装测试6亿颗芯片,主要服务于大疆、海康威视等行业龙头。而江苏东煦电子的电子级胶带制造项目,成功打破日韩技术垄断,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国产替代的企业,其产品已应用于多款热门手机。此外,2024年淮安半导体产业交流会上,淮安高新区与冯源资本等项目的签约,进一步整合了产业链资源。
创新技术突破,破解“卡脖子”难题
淮安半导体企业以技术攻关为突破口,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东煦电子研发的半导体加工电子级胶带,将硅晶圆加工碎片率降低至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国产半导体耗材领域的“隐形冠军”。荣芯半导体等企业则通过智能化改造,推动封测环节效率提升30%以上。这些创新成果的涌现,标志着淮安正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
“链式+集群”发展,构建产业新格局
淮安以“链主+龙头”双轮驱动模式,打造半导体全产业链生态:
上游材料:东煦电子的电子级胶带、硅片制造形成局部优势;
中游制造:铭方封测项目填补长三角先进封装产能缺口;
下游应用: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目前,全市已形成以清江浦经济开发区、淮安高新区为核心的半导体产业集聚区,2024年产业规模突破百亿元。
营商环境优化,跑出“淮安速度”
政府服务创新成为产业腾飞的关键助推器。淮阴区法院首创“公益管理人”机制,通过政企协同化解企业破产难题,保障产业链稳定;新渡口街道推行“订单化、节点化”服务,仅用15天完成汉道半导体项目300余户征地搬迁,创下项目落地新速度。企业普遍反映,淮安践行“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理念,从土地报批到设备进场实现全周期护航。
未来布局:瞄准新质生产力
面向“十四五”收官,淮安提出“三新”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倍增计划,将半导体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赛道。规划建设千亩级半导体产业园,重点引进晶圆制造、设备研发等高端环节,力争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150亿元,打造长三角北部半导体产业创新高地。
结语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淮安半导体产业的异军突起,印证了“创新驱动+服务赋能”的发展逻辑。在新型工业化浪潮中,这座“运河之都”正以半导体为支点,撬动高质量发展新未来。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赵 于 2022-07-21 11:41: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huaian.me/wen/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