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
双轮驱动:高端装备制造与新能源协同发力
淮安市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为双核引擎,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突破35%,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产值同比增幅超40%,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标杆。目前,淮安已形成以天合光能全球最大光伏制造基地、比亚迪智能制造产业园为引领的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并培育出南高齿、纽泰格等高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构建起“链主企业+配套园区+应用场景”的产业生态。
重大项目引领产业能级跃升
淮安通过精准招商和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推动重大项目快速落地:
天合光能淮安基地:总投资超300亿元,覆盖光伏切片、电池、组件全产业链,年产能达50GW,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2%;
南高齿(淮安)项目:投资103亿元建设风电主齿轮箱生产线,年产值突破80亿元,带动金湖县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规模增长3倍;
比亚迪智能制造基地:打造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预计2025年产值突破200亿元,填补苏北地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空白。
创新驱动:智改数转激活新质生产力
淮安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企业智能化升级:
智能工厂建设:西派集团建成亚太最长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生产效率提升45%,人力成本降低30%;
工业互联网赋能:累计获批15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60家企业实现“星级上云”,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2%;
绿色低碳转型:新增6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新能源产业园区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18%,光伏组件回收利用率达95%。
产业生态:双链融合培育新增长极
通过产业链深度协同,淮安实现“装备+能源”跨界创新:
装备支撑能源转型:曼恩斯特专用设备项目投产后将形成1500台新能源装备年产能,服务天合光能等龙头企业;
能源反哺装备升级:捷泰新能源联合淮安高新区打造“零碳工厂”,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绿电直供服务,年减排二氧化碳12万吨;
载体平台加速集聚:建成华东最大精密模具产业园、苏北首个智能制造示范园区,吸引上下游企业超200家,产业本地配套率提升至65%。
未来布局:冲刺双千亿产业集群
淮安市计划2025年投入50亿元实施“双引擎倍增计划”:
技术突破:联合中科院等机构攻关大尺寸硅片、高精度齿轮箱等20项“卡脖子”技术;
市场拓展:推动新能源装备出口东南亚,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产城融合:以淮安高新区为核心打造“东部智造走廊”,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
从“运河古城”到“智造强市”,淮安正以“双引擎”战略重塑产业版图,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张 于 2020-07-07 15:32: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huaian.me/wen/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