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综合信息> 正文

西游乐园夜游季单日客流突破3万,文旅融合激活夜间经济新引擎

  

  淮安西游乐园夜游季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单日夜间客流峰值突破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超30%。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园区夜游接待纪录,更成为国内主题乐园夜经济蓬勃发展的缩影。从无人机“飞天凤凰”点亮夜空,到龙宫电音节掀起狂欢浪潮,西游乐园通过文化IP与多元业态的深度结合,成功将“夜间游玩”转化为“全域消费”,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范本。

  数据透视:夜游经济成增长核心驱动力

  西游乐园7-8月累计接待游客70万人次,营收超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7%和10.39%。值得注意的是,夜游时段的贡献率显著提升——外地游客占比近70%,带动周边酒店预订量激增。这一现象与全国夜游经济趋势高度吻合:2023年中国夜游市场规模已达1.57万亿元,夜间经济总量更突破30万亿元大关。

  数据的背后是游客行为的深刻变迁。传统“白天游玩、夜间休憩”的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全时段沉浸体验”。例如,园区通过直播带货、抖音达人探店等数字化营销,将线上流量高效转化为线下客流;而“夜演、夜娱、夜秀、夜食、夜宿”八大业态的联动,则让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延长至4小时以上,消费场景从单一门票向餐饮、文创、住宿等全链条延伸。

  创新实践:文化IP赋能多业态融合

  西游乐园的夜游爆火绝非偶然。其核心策略在于以《西游记》IP为灵魂,通过三大维度构建差异化体验:

  科技赋能传统故事:升级版花车巡游结合全息投影技术,让“孙悟空大战白骨精”的经典桥段跃然眼前;500架无人机组成的“飞天凤凰”阵列,每晚在夜空中勾勒出西游神话的奇幻画卷。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手法,既满足了家庭游客对亲子互动的需求,也为年轻群体提供了社交媒体的打卡素材。

  场景化消费设计:园区推出“龙宫微醺电音节”“心动二次元动漫展”等主题活动,将水乐园与潮流文化结合,吸引18-35岁主力消费群体。同时,定制化文创周边如“金箍棒充电宝”“唐僧同款禅杖冰淇淋”等产品,让文化符号转化为可带走的消费记忆。

  全域协同发展:夜游经济的溢出效应显著。淮安依托西游乐园的客流优势,整合周边餐饮、交通、酒店资源,形成“乐园狂欢+城市休闲”的一站式服务网络。据统计,暑期园区周边3公里内的餐饮商户营业额平均提升40%。

  行业启示:从“网红”到“长红”的可持续路径

  西游乐园的案例为文旅行业提供了三重启示:

  精准定位客群需求。数据分析显示,夜游游客中家庭客群占比达55%,年轻情侣占30%。园区据此推出分时分区活动——傍晚的亲子手工坊与深夜的电音节错峰举办,既避免客流重叠,又最大化场地利用率。

  动态优化体验链条。通过实时监测消费数据,园区快速调整业态配比。例如,当数据显示夜食消费增速低于预期时,立即引入淮安特色小吃快闪店,单日餐饮营收随即回升15%。这种“数据-决策-执行”的闭环机制,成为提升复游率的关键。

  生态化产业布局。西游乐园正将成功经验复制到更广领域:与旅行社合作开发“夜游+研学”产品,联合周边景区推出跨城联票,甚至授权IP给商业综合体打造主题街区。这种跳出单一景区思维、构建产业生态的做法,或将重新定义夜间经济的价值边界。

  夜幕下的西游乐园,已成为淮安文旅的新名片。当3万游客同时仰望“飞天凤凰”划破夜空的瞬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个以文化为核、以创新为翼的夜经济新时代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