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淮安市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锚定“工业强市”战略,以新兴产业项目攻坚为突破口,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1%,多项核心指标位居全省前列,为全省发展大局注入强劲动能。
一、工业强市筑牢经济根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成型
淮安市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目标,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五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比重提升至78.1%。清江浦区通过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等模式,壮大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规模,推动先进制造业成为骨干支撑。工业园区聚焦“三新”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全年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90个,协议引资额超500亿元,新开工、竣工项目分别达50个和40个以上。
二、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重大项目攻坚成效显著
淮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双链融合。汉邦科技通过自主研发打破国际垄断,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达6%,累计申请专利超100项,成为行业标杆。半导体封装测试等重大项目加速落地,如铭方半导体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超10亿元。全市研发投入增幅、高企数量及技术合同交易额增幅均位列全省前列,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为生产力。
三、安全与发展动态平衡,服务机制优化保障稳定增长
淮安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和惠企政策落地,建立工业新增长点培育库,修订工业强市引导资金管理办法,通过“三挂机制”精准服务企业。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强调统筹发展与安全,深化“管委会+公司”改革,优化要素保障,在空间整治和产业升级中防控风险,确保经济稳健增长。
四、为全省大局贡献淮安力量,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释放
2024年,淮安在省高质量考核中研发投入增幅全省第一,技术合同交易额等指标领先,新兴工业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通过“项目为王、环境是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淮安以实干实效推动经济量质齐升,成为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未来,淮安将围绕“353”产业集群目标,持续强化创新引领与安全底线,为全省乃至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淮安经验”。
本文由作者笔名:纪晓岚 于 2015-12-15 16:15: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huaian.me/wen/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