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本地要闻> 正文

淮安清江浦区: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托起幸福夕阳红

  

  近年来,淮安市清江浦区立足老年群体多元化需求,创新打造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融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服务、强化保障,推动养老服务从“有保障”迈向“有质量”,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社区养老:打造“家门口的养老院”‌

  清江浦区依托社区资源,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全域覆盖。全区114个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重点打造工农路社区幸福食堂、府前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等示范站点,提供助餐送餐、文化娱乐、康复理疗等“一站式”服务‌。例如,工农路社区食堂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优惠餐食,80岁以上老人每餐仅需8元,并延伸送餐上门服务,解决高龄、独居老人用餐难题‌。社区还开设书画室、棋牌室、舞蹈房等功能区,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让养老生活“有滋有味”‌。

  医养融合: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米”‌

  该区深化“医养结合”模式,整合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通过建设健康小屋、引入家庭医生团队、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监测、慢病管理、康复指导等医疗服务‌。例如,水渡口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内设理疗室,配备专业康复器械,由医务人员指导老人科学锻炼;福州路社区与医疗机构合作,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诊疗服务‌。此外,清江浦区还推动“家庭照护床位”试点,为127户困难家庭改造居家环境,实现“养老不离家,服务送到家”‌。

  智慧赋能:构建“互联网+养老”新生态‌

  清江浦区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平台累计录入10万余名老人信息,提供助洁、助医、助餐等16万余人次服务‌。通过智能终端设备,老人可一键预约体检、家政等服务,实时监测健康数据;社区管理人员则通过平台精准对接需求,优化资源配置‌。例如,浦楼街道化工新村社区依托平台开展“互联网+送餐”,志愿者为独居老人配送热餐,保障“舌尖上的温暖”‌。

  政策护航:夯实养老服务“四梁八柱”‌

  区政府出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考核管理办法》等文件,强化政策保障‌。连续5年投入资金改造3121户老年人居家环境,完善无障碍设施;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养老机构达标建设,引导九如城、禾康等专业机构参与运营,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同时,通过“物业+养老”模式,推动社区物业就近提供助老服务,形成多元协同的养老生态‌。

  案例点睛:从“养老”到“享老”的温情实践‌

  在福州路社区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每天可享受10元营养套餐、参与文娱活动,还能通过“健康小屋”定期体检;化工新村社区为空巢老人定制“助餐+日间照料+心理疏导”套餐,让关怀渗透生活点滴‌。这些场景正是清江浦区养老服务提质升级的缩影。

6.png

  未来,清江浦区将继续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推动服务标准化、智慧化、普惠化发展,让更多老年人共享“品质养老”的温暖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