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海淬初心 沃野写担当——一位村支书的双面人生
2025年1月9日的寒风里,涟水县双码村党总支书记严中举在浓烟与烈焰中完成生死时速的切换。当消防水龙最终降服肆虐的火龙时,这个两闯火场救出智障母子的硬汉,正倚着焦黑的院墙清点伤口——渗血的手指、碳化的裤脚、蜷曲的发梢,构成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最动人的勋章。
火场12分钟:三次穿越生死线
11时23分,正在督导环境整治的严中举猛然瞥见邻村升腾的黑龙烟。驱车2公里疾驰至现场时,三层小楼已化身烈焰熔炉,爆裂的太阳能板像节日鞭炮般炸响。"厨房有煤气罐!"群众的惊呼让他瞳孔骤缩。
抄起邻居家的水桶迎头浇下,这个54岁的老兵凭着联防队长练就的应急本能,在能见度为零的毒烟中匍匐突进。灼热的气浪炙烤着面部,他循着微弱的呜咽声摸到瘫软的张老太,以消防员标准的背负式救出法将其转移。折返时发现其智障儿子呆立火中,他果断将挣扎的壮年男子拦腰夹持,用小腿肌肉生生撞开变形防盗窗。
当第3次冲入火场拖出滚烫的煤气罐时,他右手指骨已露出森白。事后面对媒体追问,这位22年党龄的老党员只是摩挲着结痂的伤口:"换了谁都会这么做,毕竟胸前的党徽会发烫。"
十年治村路:从"负债村"到"百万强"
褪去救火英雄的光环,严中举更是一位深耕基层的治村能手。2015年接手负债50余万元的"空心村"时,这位前联防队长开启了他的"土地革命":将零散的876亩耕地整合成现代化农场,引进以色列滴灌技术种植反季蔬菜;在村口竖起"筑巢引凤"招商牌,三赴苏南叩开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大门。
数字见证蝶变:2024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百万,较他上任时增长42倍;136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乡间夜路,3500米硬化水渠孕育着金色麦浪。每月15号的"书记接待日",他总会揣着民情笔记本来五保户家中,送去的不只是米面粮油,更是党组织的温度。
初心三重奏:卫士·园丁·赤子
从守护一方平安的"蓝制服",到带领乡亲致富的"泥腿子",严中举用三十年时光谱写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三重奏。在双码村党群服务中心的荣誉墙上,省级"乡村振兴先锋"的牌匾与村民手绣的"百姓贴心人"锦旗相映生辉。
"严书记救火那天的鞋底,现在还嵌在我家院子的焦土里。"村民老朱轻抚着玻璃柜中的"文物",仿佛触摸着新时代的鱼水情深。当春风再次吹绿苏北平原,这位"烈火书记"又带着测绘仪走向待整治的高标准农田,身后跟着一村满怀希望的追梦人。
本文由作者笔名:淮安百晓生 于 2017-03-08 16:01: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huaian.me/wen/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