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高新区崛起模具产业新高地:从"白地"到5亿产值的链式突围
【长三角观察】在江苏淮安高新区,一座占地300亩的精密模具产业园正演绎着"无中生有"的产业传奇。淮昆精密模具科技产业园从2020年的待开发区域,到2023年6月集聚20家上下游企业,开票销售额两年间突破5.1亿元,2024年剑指6亿元目标。这座以"昆"命名的产业飞地,如何实现从零到链的跨越式发展?
产业迁徙:长三角模具企业的"第二落点"
作为淮阴区教体局招商办主任的施学虎仍记得2020年的招商突围战。彼时昆山模具产业带正面临转型阵痛,土地成本高企与产能扩张需求形成尖锐矛盾。淮安招商团队敏锐捕捉产业转移窗口期,以"长三角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和国家级高新区政策红利,成功吸引武匠精密等20家产业链关联企业组团落户。
"运输半径缩短30%,用地成本降低40%。"首批入驻的武匠精密总经理武大铖道出关键考量。这家为比亚迪配套的企业,如今在淮安新厂实现了模具交付周期缩短15%的运营升级。江苏中略模具的搬迁故事更具代表性——从昆山到淮安,企业生产面积扩大3倍,智能设备投入强度提升200%。
链式生长:1丝精度的产业生态圈
走进淮安罗伯特模具的生产车间,直径2毫米的钨钢铣刀以每分钟2万转切削钢坯,精度控制在1丝(0.01毫米)以内。厂长许晖透露,企业正规划80亩二期项目,将建成华东地区最大的精密模架生产基地。这种爆发式增长背后,是园区内形成的完整配套生态:
正奇模具提供原材料粗加工
淮楚模具供应导柱导套核心部件
顺高模具专攻热处理工序
"方圆300米就能完成模具制造全流程。"许晖表示,这种集群效应使综合生产成本降低18%,客户响应速度提升25%。目前园区已形成从模具设计、精密加工到汽车零部件制造的垂直链条,服务美的、海尔等头部企业。
创新引擎:政产学研协同破局
面对宁波、台州等传统模具强市的竞争压力,淮阴区打出创新组合拳:
技改资金池:年度投入超3000万元支持设备升级
高校"智囊团":与东南大学等共建模具材料研发中心
人才飞地模式:在苏州设立研发中心,柔性引进23名工程师
淮阴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园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已达4.2%,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随着6家新企业年内入驻,精密模具产业集群正朝着10亿级规模迈进。
【发展启示】淮昆产业园的崛起,折射出长三角产业协同的新范式——通过精准捕捉产业转移机遇,构建特色化配套生态,内陆开发区同样能在高端制造领域开辟新赛道。当"昆山经验"嫁接"淮安速度",一幅跨区域产业协同的创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本文由作者笔名:淮安百晓生 于 2024-01-31 13:54: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huaian.me/wen/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