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本地要闻> 正文

淮安入选省级城市更新试点 获政策支持推动低效用地盘活与产业升级‌

  

  2025年4月,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关于支持城市更新规划和用地保障的指导意见》,淮安市被列为省级试点城市之一。作为苏北地区重要节点城市,淮安将在低效用地再开发、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获得专项政策支持,为探索城市更新“江苏模式”提供实践经验。

  一、政策背景与试点方向

  江苏省近年来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2024年5月出台的《关于支持城市更新行动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优化存量、提升品质、完善结构”目标,并设立省级专项资金支持试点项目。淮安市依托清江浦区都天庙历史文化街区等省级试点项目基础,结合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划定的23个更新单元,成为政策先行先试区域。

  二、低效用地盘活路径创新

  针对老城区用地碎片化问题,新政允许淮安通过“点状供地”“协议出让”等方式盘活零星地块。例如,历史街区内的更新项目可整体组合供地,边角地、夹心地等低效用地经批准可与相邻土地集中开发,并享受协议出让政策。同时,淮安将深化“单元+街区”分层规划模式,2024年以来已新编10个单元详细规划,为用地指标动态调整提供依据。

  三、产业升级与空间复合利用

  政策支持淮安推动存量工业用地混合改造,允许产业用地类型转换,鼓励建设集约复合型产业园区。例如,在城镇开发边界内,可通过优化详细规划指标实现“优化不恶化”,引导传统工业区向科创、文旅等新业态转型。淮安还计划利用省级专项资金和贷款贴息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旧厂区改造,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更新机制。

  四、实施保障与未来展望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将强化规划弹性,允许淮安在保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稳定的前提下,通过“留白机制”“动态优化”等方式提升规划适应性。下一步,淮安拟将首批试点经验推广至大运河文化带、高铁商务区等重点片区,力争2025年底前形成可复制的“规划-供地-建设”全链条政策工具箱。

3.png

  此次政策落地标志着淮安城市更新从“项目试点”迈向“制度创新”,为苏北地区城市功能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