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本地要闻> 正文

淮安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创新保障体系助力练兵备战 军地互办实事彰显鱼水深情‌

  近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京召开,淮安市第六次被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成为全国双拥工作的标杆城市。作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淮安赓续红色血脉,以服务强军兴军为目标,近期投入734万元推进军地互办实事248件,并创新构建“基地+点位”军供保障模式,为新时代双拥工作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练兵备战 创新军供保障模式‌

  淮安紧贴部队实战需求,打造“基地+点位”军供保障体系:

  基地扩容‌:依托民兵训练基地,扩建3600平方米军供保障基地,配备野战炊事、保温送餐等现代化设备,提升战时应急保障能力;

  点位延伸‌:建立社会化军供物资供应网点及保障站点,组建专业化志愿者队伍,形成覆盖航空、铁路、公路的“三位一体”运输网络,2024年累计保障过境部队3.7万人次;

  示范引领‌:高标准建设全国重点军供站,为现代战争保障体系提供“淮安样板”。

  军地互办实事 精准破解急难愁盼‌

  自2000年起,淮安连续25年实施军地互办实事工程,累计投入超4亿元、完成实事4900余件。2025年,该市进一步优化“双清单”机制,聚焦部队急难问题:

  强化战备支撑‌:投入专项经费支持部队训练设施升级、战备道路修缮等248项任务,凸显服务练兵备战的鲜明导向;

  稳固官兵后方‌:优化军人子女教育优待、随军家属就业安置等政策,建立生活补助动态增长机制,惠及驻淮部队官兵及家庭。

  党政军协同 筑牢双拥根基‌

  淮安将双拥作为“一把手工程”,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军地联动协作的体制机制:

  高位推进‌:市领导常态化参与军政座谈、部队慰问及“军事日”活动,现场协调解决练兵备战难题;

  制度保障‌:将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预算及领导干部考核,形成“六纳入、六统一”长效管理框架。

  双拥精神永续 谱写时代新篇‌

  从革命年代的“刘老庄连”壮烈事迹,到新时代的“城连共建”品牌,淮安始终以“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为使命。此次“六连冠”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未来,淮安将持续深化双拥共建,为强军事业贡献更多“淮安力量”。

3.png

  (注:本文综合官方发布信息,聚焦淮安双拥工作最新进展,突出数据化、结构化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