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的“红火”盛宴
2025年4月的淮安盱眙,空气中弥漫着十三香与蒜蓉交织的鲜香。随着全球龙虾交易中心的热闹开市,盱眙小龙虾进入产销旺季。清明假期期间,当地美食街区日均接待游客超万人次,单日龙虾消费量突破15吨。在“尅街”等特色街区,上千张餐桌座无虚席,食客们剥虾、吮指、举杯畅饮,烟火气与欢笑声勾勒出独特的城市夜景。
科技赋能:从“靠天吃饭”到全年供应
盱眙龙虾产业的“鲜”字诀背后,是现代农业技术的突破。通过温室大棚温控技术,当地实现“反季节养殖”,3月底即有大规格龙虾上市,单只超50克的“大青”曾创下每公斤200元的高价。更令人瞩目的是“盱眙1号”新品种的推广——该品种经十余年选育,养殖周期缩短至50天,亩均增产18.68%,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审定的克氏原螯虾良种。标准化示范基地内,30亩单元化养殖池与智能监测系统,构建起从育苗到餐桌的全程可控体系。
价格波动背后的市场逻辑
4月以来,盱眙小龙虾价格经历“过山车”式变化。随着湖北、安徽等地龙虾集中上市,中青规格价格较3月中旬腰斩,目前每公斤均价30-80元,日销量达15吨。业内人士分析,这种波动既反映市场供需变化,也凸显盱眙“错峰上市”策略的价值——通过技术优势抢占早期高价窗口,再以规模化供应巩固市场份额。
“一只虾”拉动300亿产业链
盱眙龙虾早已超越单一美食范畴,形成覆盖种苗、养殖、加工、文旅的复合型产业链。全县97万亩虾稻共生田年产值超300亿元,带动21万人就业。在叮咚买菜盱眙超级工厂,每日20吨鲜活龙虾被制成预制菜,通过冷链发往全国;龙虾节、万人宴等IP年吸引游客超百万,文旅消费占比提升至产业总值的35%。
未来展望:从美食地标到城市符号
随着“龙虾二次创业”计划推进,盱眙正构建更完整的产业生态:投资建设的全球龙虾交易中心将整合价格指数发布、期货交易等功能;龙虾大厦、雕塑景观等城市IP持续强化品牌认知。这个曾因“十三香”风靡全国的小城,正以龙虾为媒介,书写着乡村振兴与城市升级的新篇章。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周 于 2020-02-28 10:58: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huaian.me/wen/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