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本地要闻> 正文

淮安市委财经委第十四次会议部署新兴产业与外资外贸双轮驱动战略‌

  

  近日,淮安市召开市委财经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暨经济运行分析会,市委书记史志军强调,要加速推动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链成势,同步推进外资外贸稳量提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会议结合一季度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3%、外资项目落地数居苏北前列的亮眼数据,明确下一阶段“强产业、扩开放”协同发力路径。

  首季经济数据展现发展韧性‌

  工业投资增长强劲‌:一季度淮安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3%,其中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领域投资占比超40%,中天钢铁绿色精品钢、比亚迪动力电池等项目加速投产。

  外资项目量质齐升‌:新落地外资项目18个,协议投资额同比增长25%,德国高端精密制造、韩国新能源材料等产业链关键项目落户,外资实际到账额居苏北首位。

  战略新兴产业“强链”行动加速‌

  会议提出三大举措:

  链式招商提能级‌:瞄准智能装备、新能源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强化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产业链精准招商,年内力争引进超50亿元项目5个以上。

  数智转型增效益‌: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计划,支持企业技改投入和智能化改造,培育省级智能工厂10家以上,推动战新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

  创新生态强支撑‌:设立2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建设新能源材料研究院等科创平台,推动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核心技术。

  外资外贸“稳增提质”双向发力‌

  外资招引再突破‌:深化“外资总部提升计划”,对已落地项目强化土地、能源等要素保障,推动存量企业增资扩产;建立跨国企业对接清单,力争全年新增外资项目超30个。

  外贸结构再优化‌:拓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组织200家企业参加进博会、广交会等重点展会,扩大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份额,确保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以上。

  强化保障机制夯实发展基础‌

  会议强调,需统筹资源提升服务效能:

  项目全周期管理‌:对亿元以上项目实行“专班推进、节点管控”,确保三季度前重点项目开工率达95%以上。

  营商环境再升级‌:推广“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建立外资企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完善涉外法律、金融等配套服务,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当前,淮安正以“项目攻坚年”为抓手,推动战新产业与开放型经济协同发展,为全省“勇挑大梁”贡献淮安力量。

2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