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在“4·22世界法律日”来临之际,盱眙法院关工委会同县关工委、县教体局关工委走进盱眙实验中学,以“与法同行,护未成长”为主题,为全校师生开展了一场生动的法治教育课。活动通过刑法警示、民法案例解析、互动问答等形式,将法律知识融入校园生活,为青少年筑牢法治信仰之基。
一、以案释法:刑法警示敲响警钟
盱眙法院少年庭庭长董蒙结合真实案例,围绕青少年常见犯罪风险展开讲解。针对“因爱慕虚荣引发的盗窃”“网络游戏导致的犯罪”等案例,她深入剖析犯罪诱因及法律后果,强调“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警示意义,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刑法的严肃性。此外,通过解析《刑法》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明确“低龄不是违法‘护身符’”的法律底线,强化学生对行为的责任意识。
二、民法小剧场:法律知识贴近生活
在民法教育环节,董蒙以“道路交通安全”“校园意外伤害”“燃放鞭炮致损”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案例为切入点,通过情景模拟和法条图解,生动阐释《民法典》如何保障日常生活权益。例如,结合“校园欺凌的侵权责任”“网络打赏的法律效力”等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将抽象法条转化为“生活指南”。
三、互动普法:点燃学法热情
活动现场设置提问环节,学生就“遭遇网络诈骗如何维权”“校园纠纷如何处理”等问题踊跃提问,董蒙逐一解答并给出实用建议。通过“法律知识竞答”“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学生们在参与中深化对法律的理解,现场气氛热烈。活动尾声,董蒙以“知法、敬法、用法”为主线,呼吁学生“心中有尺、行事有度”,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
四、多方联动:共筑校园法治防线
此次法治课是盱眙法院关工委联合多部门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缩影。近年来,法院通过“法治进校园”常态化机制,联合教育、检察、社区等多方力量,形成“司法保护+社会共治”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未来,盱眙法院将持续创新普法形式,以“零距离”普法传递司法温情,为平安校园建设注入法治力量,护航青少年在法治晴空下勇敢追梦。
结语
法治教育是青少年成长的“必修课”。盱眙法院关工委通过多元普法形式,让法律知识“活”起来、法治信仰“种”下去,为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法治纽扣”,助力构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校园新风尚。
本文由作者笔名:纪晓岚 于 2021-09-20 17:01: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huaian.me/wen/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