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绿意渐浓。随着气温回升,全国多地进入“最美赏春季”,各地景区迎来客流高峰。本周末,记者走访多个热门旅游目的地发现,市民游客纷纷走出家门,踏青赏花、露营野餐、体验民俗,在明媚春光中感受盎然生机。
百花争艳 自然与人文交织成趣
在江南某郊野公园,千亩樱花林正值盛放期,粉白花瓣如云似雪,游客穿梭于花径间拍照打卡。景区负责人介绍,今年增设了“樱花诗词长廊”,将古典诗词与花景结合,吸引众多亲子家庭参与互动。而位于西南的梯田油菜花海同样人气爆棚,金黄花海随风起伏,身着传统服饰的村民穿梭其中,为游客展示农耕文化。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感叹:“人在画中走,仿佛连呼吸都带着春天的甜味。”
文旅融合成为今春亮点。在古徽州某村落,汉服游园会、茶艺表演、非遗市集等活动轮番登场,青石板巷中随处可见手持团扇、头戴簪花的年轻游客。“换上汉服漫步老街,好像穿越回了唐宋。”大学生游客刘欣怡说。此外,多地植物园推出“夜赏春花”项目,灯光映衬下的郁金香、海棠别具韵味,单日预约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0%。
服务升级 助力游客舒心出行
面对激增的客流量,各地景区提前部署保障措施。东部某热门公园将开放时间延长至晚间10点,并增设20辆免费接驳车;西部山区景点则开通“智慧导览”系统,实时推送人流数据和最佳赏花路线。志愿者服务站内,医药箱、充电宝、轮椅等便民设备一应俱全,工作人员王师傅表示:“每天要回答上百次咨询,虽然忙碌,但看到大家玩得开心就值了。”
乡村旅游同样表现亮眼。在北方某生态小镇,农家乐推出的“野菜宴”“桃花酿”备受青睐,民宿入住率达95%。当地农户李大姐笑着告诉记者:“周末一天能卖300多份青团,城里人特别喜欢现摘的香椿芽。”
专家提醒:文明赏春方能细水长流
据文旅部门统计,3月以来全国重点景区接待游客已突破1.2亿人次,周边游、短途游订单量同比上涨65%。生态专家提醒,游客需遵守“无痕出行”准则,不攀折花木、不惊扰野生动物。气象部门预测,本轮最佳赏花期将持续至4月中旬,随着玉兰、杜鹃等次第开放,“春日经济”有望再掀热潮。
这个春天,人们在姹紫嫣红中邂逅诗意,于山水田园间寻找乡愁。当相机定格下一张张笑靥,春天的故事正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蓬勃生长。
本文由作者笔名:淮安小张 于 2021-01-26 11:42: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huaian.me/wen/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