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江苏淮安迎来了一场汇聚全球华商智慧的盛会——第五届淮河华商大会在淮水之滨正式拉开帷幕。这场以“链通江淮 智赢未来”为主题的大会,吸引了近300名海内外侨领、华商代表及企业高管,包括华润集团、巨石集团、天永智能等知名企业,共同擘画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蓝图。
共筑合作平台:从淮安到淮河生态经济带
作为淮安今年首场主场招商活动,本届大会被赋予更深的战略意义。自2022年第二届大会响应淮河生态经济带国家战略以来,这一平台已逐步成为连接沿淮流域与国际华商网络的枢纽。淮安市委书记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大会秉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原则,旨在构建“华商合作网络”,通过信息互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本融通,推动区域经济从单点突破转向全域协同发展。这种“链式思维”如同为江淮大地编织一张无形的经济网,让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在淮河流域自由流动。
聚焦产业升级:项目落地与智慧碰撞
在第二季度招商黄金期举办的这场大会,不仅是一场洽谈会,更是一次产业升级的“加速器”。会议期间,与会企业围绕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度对接。例如,天永智能代表透露,其新能源电池项目正与淮安本土产业链密切融合,预计带动上下游投资超10亿元。淮安市市长顾坤在闭门会议中进一步提出,要“以项目投资巩固发展成果”,通过“稳企业、稳市场”的政策组合拳,确保合作意向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数据背后的经济活力
尽管具体签约金额未公开,但一组数据足以彰显大会的辐射效应:相比往届,本届参会企业数量增长20%,覆盖行业从传统制造扩展至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淮安市委宣传部提供的资料显示,大会首日即达成30余项初步合作意向,其中70%涉及高新技术产业。这种“黄金比例”恰似为淮安经济注入一剂“高蛋白营养剂”,既快速补能,又着眼长远健康。
学者视角:区域协同发展的“淮安样本”
南京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专家分析,淮河华商大会的持续举办,体现了地方政府“科学应对复杂形势”的治理智慧。通过华商网络将淮安置于全球化资源配置体系中,这种“以小带大”的模式,为内陆城市开放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正如一位与会华商所言:“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淮安的潜力,更是整个淮河流域的联动效应。”
未来展望:从江淮到世界的华商纽带
随着闭幕式上《链通江淮 智赢未来》主题片的播放,大会暂告段落,但合作的长跑刚刚开始。淮安市宣布将建立“华商项目跟踪服务专班”,确保签约项目“落地有声”。而更多跨国企业则已将目光投向2026年——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中期评估的关键节点,届时华商大会或将成为衡量区域融合成效的重要标尺。
这场集结智慧与资本的盛会,不仅为淮安标注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坐标,更向世界证明:在全球化浪潮中,一条淮河足以联通无限可能。
本文由作者笔名:淮安新闻网 于 2025-05-14 17:38:32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huaian.me/wen/250.html